搜索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400-388-3624
Q Q:9164338265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48号

中欧体育官方网站高中的教育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3-11-15 16:36:37 作者:小编

  首先,目前某些高中体育教师的体育观念还未更新,对体育教学的认知还处于新课程改革前的阶段,不能跟随新课程改革更新观念,依旧认为高中体育教学不过是学生在体育课上的锻炼,没有体育教育终身化的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高中学生作为准成人,身上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因此在高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与技巧,才能在进入大学乃至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在身体健康方面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从目前的状况看,部分学校中的教师并没有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在体育课上,依然以传统的体育训练为主,忽略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片面重视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忽视学生个性与身心健康的全方位的发展,对“新课标”所要求的“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置若罔闻。

  其次,教学内容、方法与教育模式单一。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更新,在体育课上依旧是以基本的教材内容制定教学方法,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仍旧是以掌握简单的运动技术要领为主要的课程内容,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部分高中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方法缺乏科学的规划手段,依旧是简单地依据教学计划中的内容进行统一的集体授课形式,按照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课时数进行教课,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片面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罔顾学生的自主性。

  最后,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标准。诚然,新课程标准已经推行实施了一段时间,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是传统应试体制下遗留的一些评价标准仍在沿用。比如在教学评价当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评价,忽略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的评价。如在实心球的测试中,身材矮小、体重偏低的女生投掷的距离比较近,但是如果学生已经尽全力,然而仍然没有获得及格的距离即会被判定为不合格,这无疑是对学生主观努力程度的否定,严重挫伤学生在体育学习上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完全违背“新课标”中提出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交互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新型教学方法,又被称为交际法或者功能――意念法。它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创设有意义的情境,与学生互动,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交互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特定的任务学习,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总结和预言等步骤,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结合特定的学科看,高中体育科的交互性教学即是:遵循高中体育“新课标”的教育原则,依据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特点,按照高中生的学习规律,围绕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知识、技能、价值观维度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使“教”与“学”相互照应,相互启发,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达到体育教育、体育锻炼终身化的目的。

  1.课堂教学的双向性。课堂教学的双向性即师生的互动性,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核心特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这要求在高中体育课堂上要做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沟通交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只有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相互配合,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达到高中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交互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师生互动,而且要求教师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念与发展理念。结合高中体育科的实际是,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所讲授的理念、理论知识通过行动实践表达出来,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交互式教学的原则。

  3.交互式教学的目的性明确。高中体育科的教学,交互式教学的目的是紧紧围绕体育教学的目的展开,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与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的目标随之进行了相应的变化,逐渐由原先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质锻炼与健康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健康贯穿整个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当中,确保落实到位,使学生健康成长。高中体育教师要树立“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除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与动作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理念,形成体育终身化的意识与习惯,自觉自愿地将体育锻炼贯彻到整个高中学习阶段乃至终生。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要求与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课程,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体育学习与运动,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层发展目标的要求。

  高中体育科的交互式教学质量与效果与课堂人数呈正比例关系。从我国目前的高中班级人数设置看,一个班级拥有的学生认为大概为五十至六十人,在这样庞大的教学单位中实施交互式教学拥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小班化教学与分组分类教学就对高中体育交互式教学乃至扩大到整个高中全科的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高中学校对体育科的师资建设的投入就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高级中学大多采取的是男女生分开授课的上课形式,但随着年龄与年级的增长,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如在体能、技巧、兴趣爱好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如高中男生在生理上处于“拔节”阶段,女生在同一时期的生长状况就相对缓慢;男生偏爱激烈刺激的运动,如足、篮球,女生就偏向于相对安静的运动,如跑步等。因此,我国高中针对这一情况已经采用相应的方式,如两个班的男生、女生分别分开上课,由男教师与女教师分别授课,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方便了高中教师的备课与授课,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便利交互式教学的实施。将高中生根据兴趣、爱好分组进行教学,让学生有选择性地选择感兴趣的一两项运动进行学习、训练,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是自己选择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就更容易养成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

  交互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它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更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相适应的交互内容与交互方式;其次,要根据所选的内容进行课程的规划,创设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教学难度,使学生有计划分阶段地完成;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要做到“点到即止”,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受益;最后,要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中欧体育官方网站个体差异性,进行及时的评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现今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接触各项课程安排。高中体育教学如今最需重点加强,因此,高中教师在教授高中体育课时需有所重视和创新,以下是本人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提出的教学建议和方法。

  一节体育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的准备,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其总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很重要。教师首先要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同样,和学生进行交流,高中生的压力很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觉得体育并不是学习的课程,而是让学生放松的时间,不给学生压力,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老师。

  曾经有专业人士做过调查,学生最喜欢什么类型的体育老师,其中幽默的体育老师最受学生欢迎。传统的体育课堂上,强师的行为举止端庄稳重,严肃认真。然而体育的创新可以将其变换,教师以幽默、新颖的风格授课,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学生会自然而然喜欢体育课。教师可以学习网络流行语,比如:有木有听懂、不要这样任性啊、也是蛮拼的等等,因此,学生会立刻感觉与教师的距离拉近,没有距离感,亲近感随即而来。在课下,体育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交流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学生适当地开玩笑,这样与学生拉近关系,使学生对体育课更加喜爱。

  高中体育课课程安排也是单元教学设计,也就是说,有考试项目,而且需要每位学生合格达标,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训练,但是,若在课堂的45分钟都进行训练,会使学生对课堂兴趣下降,甚至会觉得有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穿插游戏,娱乐项目。

  比如,在训练跳远课程中,前15分钟舒展身体,然后用20分钟专项训练,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木头人等。虽然是高中生,但儿时的游戏同样会让其愉悦,甚至会使他们回到童年。又比如,接球。一个简单的游戏,一个足球或篮球就可以,所有同学围成一圈,依次报数,大家记住自己的号。出来一个同学把球垂直往空中抛,同时喊出一个数字,被喊得那个同学马上出来接球,接住的话继续喊别的数字,要是没接住的话必须把球捡起,期间其他同学可以任意跑动,目的就是不要让捡球的同学捡到球以后打到自己,当捡球的同学捡到球以后,挑选一个目标,用球去打对方,只要球碰到对方即可。要是没碰到,则捡球的同学做俯卧撑之类的。被捡球的同学打到的那个同学,做俯卧撑。一堂体育课下来,学生身心得到放松。

  有人说,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里面记录了师生的努力、失误、精彩的时刻,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时刻进行课后反思,找出不足和缺陷。这不仅是教师提高能力的方式,通过回顾反思,会使教师的授课行为得到更好的改善。体育课和其他课不同,体育课的反思空间更大,更能直观地看出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确定其进步与否,甚至动作姿态尽收教师眼底,能看出学生的心情是否愉悦。所以教师的观察反思很重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和身体的障碍,是实施体育教学创新的目标。

  体育是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关键课程。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学习上有一个健硕的身体,才会有更好的状态迎接学习甚至高考,这也是实施体育课程的目标。同样,在体育教学课程中,通过学生体育实践,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得到培养。因此,我认为“书本知识诚可贵,体育活动价更高”。

  互动教学方式注重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互动式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相应的条件”,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自主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教育科学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激发学生潜藏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然而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教学方式上,过于死板,因循守旧,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学生往往更喜欢体育运动而不愿意进行体育课的学习,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也非常薄弱,身体素质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要树立明确的互动式教学目标,结合我国全面推行素质化教育教学的理念,目前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鼓励学生参与运动:积极参与运动,身体力行,养成规律运动习惯,达到并维持健康式体能;二是提高技能:充实体育技能,了解体育活动的意义、方法及功能,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三是提高身体机能:提升运动能力有效操控身体,表现运动技能,培养欣赏与审美的能力,发展个人终身运动项目,丰富休闲生活品质;四是提高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认识人与社会,了解并尊重个人差异,发展良好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为,利用机会,服务人群。体验运动乐趣,勇於接受挑战,评估不同价值、信念,培养责任感,建立正向的态度。

  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相关的课程,同时还要结合本校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并在实践环节中注重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优势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来达成教育目标的科目,教师在授课时,应留意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意三方面的学习是否达成预定的目标。同时,教学及练习时,应特别指导或提醒学生避免运动伤害的正确方法,对个别身心障碍或有特长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个性化指导,以发挥其潜能。例如关于各种球类运动的教学,可以采用比赛的教学方式,不要只顾理论的讲解和单独的训练、机械地考试,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比如足球这一科目,不仅仅是体育教学设定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育娱乐项目。尤其是男同学,通过平时观看球赛、阅读体育类杂志,其实已经对足球这一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是,对绝大多数女同学而言,这一项目则很少成为兴趣爱好,甚至本身并不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男女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或者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方式。在班级体育课上,可以考虑采用分组对抗赛的形式,并把每个队伍中加入若干名女同学。而在基础的动作教学中,也同样可以采取分组的模式进行,每个小组分配时,都安排男女同学若干,并要求在这一方面比较弱势的女同学需以达到某个标准才算合格,同组的同学则发挥各自的技能优势,互相指导、帮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足球教学在更广泛的学生范围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还可以增进同组同学之间的互动性。采用竞技比赛的模式,更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再比如羽毛球的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规则和得分方式后,以对抗赛的形式展开教学。同时,参赛学生身份的轮换问题,既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具体的比赛当中,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评委和计分员的身份,以便更好的领悟一些细节性的比赛规则。另外,羽毛球这一运动的参与度较高,比赛方式多样,有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几种模式,多种的比赛方式可以更好的展现互动式教学理念,并且,还可以定期的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比赛,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关键技巧、比赛规则等,更有助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在竞技的氛围中,学生还可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团队的荣誉感,自然而言就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本校高一年级下学期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与上学期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表1。下学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互动式教学方法,可见效果显著。

  教学环境对于教学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同样也是如此,有着较高的要求。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促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心境之中,从而可以达到改善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十分的重视体育教学环境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不断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有效保障之一,但由于各地学校具体状况不同,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教学资源合理配备。要以学生安全和能达到教学目标为准则,进行合理安排。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直接教学行为、间接教学行为和抽象教学行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抽象教学行为,如平等、宽容、信任、关心等。这些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格和价值观等,虽不是看得见、摸得着,却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对教学效果同样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平等,教师如果在教学活动中不具备使学生平等受益的思想,往往会出现歧视弱者或关心强者的行为,学生会非常敏感的感受到教学环境中的不平等气氛,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新的体育课程中,要求学生用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在互动式教学方式中,情感因素促成可以教育的心灵交融,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难以持久。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对学生的终身参与和体育锻炼产生积极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行为和体育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我们体育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1] 彭国强,项贤林.新世纪国际体育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2009(5).

  作为高三的一名学子,即将面临高考的洗礼。说不紧张其实没人会相信,毕竟这涉及到我们今后的人生走向和命运。在对高考打起十二分精神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在心中为自己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在高考之中取得好的成绩,从而走向自己心仪的学校,获得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传统的科考制度的影响下,我们的祖祖辈辈一致认为读书会有好的出路,而他们没有收到专业的教育,就把读书的希望寄托于我们这些晚辈身上,所以身为其子孙的我们从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走进了学校,经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要面临迄今为止我们生命中一种最重要的时刻。

  诚然,高考并不是我们所有人的唯一出路,但既然是学生,我们就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更何况我们已经身处高三这个关键的时期,更不能也无法放下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祖辈希望。落到实处,就是我们需要增强对于我们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并在考场之上完美地发挥出来。在我们这个年纪来讲,多多少少还是会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因为新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在这里,我以高中的数学为中心,系统地分析在现代教育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为其他的同学提供参考。希望与我共赴高考的同窗们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把我所阐述的各种方法切实用在学习之中,努力得出好的学习成绩。

  到了高三这个时期,对于考试而言,我们早已不再陌生。在历经大大小小不下上百场考试之后,我们所有人想必都会清楚,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题目的立足点都在课本之中。所以我们都应该以高中数学的课本知识为基点,全方位地对数学课本内容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虽然我们所上课的课堂不再像我们认知中的传统教学那般枯燥死板,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师急于求进,压缩了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等。但是我们都很清楚,我国的教育改革还在继续中,所以短期内我们无法奢望改变这些。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来想,这种教育现状给了我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既然题目来源于高中数学的课本,那么我们应该首要抓住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只是带领我们对基本概念知识进行认知,而接下来的理解就需要我们在课下完成。所以我们学习高中数学的前提便是以课本为主,以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根本。

  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谈及对高中数学问题的解答。在我们对以往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高考中数学试卷是以数学题目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所以我们只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善于做题,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我了解到高中数学中的很多问题涉及到逻辑思考、抽象模型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会以题目训练为主,并着重加强对错误题目的分析和理解,务必做到掌握。以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学习为例,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很容易记住30°、45°以及6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值,但是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之间的运算中,学生容易思维混乱,致使做题错误。还有对于指数函数、幂函数还有对数函数的图形,很多同学容易搞混,使得在做题目时,图形与函数对不上,做题出现错误。我们应该注重这些易错的地方,并且对相应的题目做针对性的练习。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是对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分层教学模式对教学对象进行了细化与区分,更加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方案,采取教学措施,以实现学生人尽其才、竞相发展的目标。综合起来,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1)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这一理念已提出多年,但是在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的比例并不高,许多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无论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活动组织,都是采取同一种标准进行,这就客观上对部分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分层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区别对待,分层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适合自己身心发展水平的体育教学活动。

  (2)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因为无法达到考核目标而焦虑不安、自卑封闭等,造成这一现象大多是由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的。对于这样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对其目标要求相应降低,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训练活动中看到希望,设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考核难度与自身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较为接近,在这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标引领下,学生能够一改过去畏难退缩的消极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充分释放了学生身体潜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勇于向自我挑战,勇于突破自己的成绩,向更高的成绩奋进。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是不一样的,同一种目标只能激励和激发其中一部分群体的体能最大化,而分层模式分别为每一种能力状态的学生都设计了量身定做的目标,相关的训练考核也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分层目标与学生的能力水平更加贴近,能够较好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这种积极情感的支配下,学生的身体潜能能够被较好地激发出来,实现“人人有进步,步伐各不同”的整体教学成效。

  (4)充分提高了科学管理效果。对学生实施分层模式教学,能够对学生群体进行分类和细化,使每一个群体的教学目标措施都更具针对性,无论对于教学目标达成,还是教学考试考核的组织,都能够做到科学高效管理,充分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成效。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模式教学应当抓住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考核以及教学拓展四个环节进行。

  (1)教学目标分层设计。不同的学生应当具有不同的目标,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所任教学生进行潜心研究分析,科学确定学生的能力基础与身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区别对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身的目标体系,以此为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准确的目标定位。

  (2)教学过程分层对待。在体育训练教学中,同样的项目训练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当以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基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训练活动。在分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学生在与自己能力状况相近的学生竞赛中,竞争欲、上进心会明显提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追我赶的态势,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分层达成和共同进步。

  (3)教学考核分层要求。在高中体育考核中,应当对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技能不足的学生,适当降低考核系数要求,这样的目标降低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降得过低。对于体育基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适当提高考核要求,尤其是对体育特长生,更要将高度设计到能够适应其状况并引导其奋进的位置。

  (4)教学拓展分层开展。课外活动是高中体育拓展的一项重要载体,在组织体育课外兴趣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将分层原则渗透进去。例如,在组织课外兴趣活动“防身术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训练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成员之间开展对抗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训练中找到棋逢对手的合作对象,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掌握不同程度的防卫技巧,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实现个人最近区域的优化发展。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下是本人在使用新教材过程的一点体会:

  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每节课都拿出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

  (1)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

  (3)对于有争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尝试在小组中得出答案,即使错了,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在课堂阅读的同时,我积极鼓励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超前预习、阅读教材,有些学生总是比我的教学进度提前一章的内容,并把问我尚未讲过的问题作为一种兴趣、乐趣,甚至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竞争。通过鼓励学生阅读教材、提前预习,实现了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原来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成绩也有了飞速的提高。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章前图的解说;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当然,如果你把这些素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效果就会更好。

  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函数中《函数的图像》这节课时,就是利用课后习题中求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频率这个题目引入本节课,把它做成一个FLASH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学置于问题之中,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抛弃“高分低能”,讲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条文,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它不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而且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例如:在讲高中新教材&4。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时,我做过这样一个可控性对比试验:

  在我所教的两个平行班级中,其中一个班级直接告诉这种题目的求解方法,并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先求在第一象限的正角,然后判断:若所求角在第二象限,则为;若所求角在第三象限,则为;若所求角在第四象限,则为。在做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非常顺利,即便是学习比较差的同学也能掌握规律,迅速得出正确答案。而另一班级,在其他条件均未改变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所学知识,通过正弦函数的图像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很多学生感到困难。在作课后练习的过程中,许多同学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才得出结果,而且只做了三道题就到了下课时间,远未完成本节课的要求。但一周以后我重新拿出这节课的一道题目,第一个班级中只有几个善于复习的同学记住了规律,做出了题目,而第二个班级有一半多的同学做出了此题。一个月后,把这道题稍加深化重新考察,第一个班级中已经没有同学会作这道题了,而第二个班级中仍有很多同学能够做出。可见,通过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得各种能力的过程。

  当然强调探索过程,也要处理好时间问题,因为强调探索过程,也就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期效应,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设置的,它是我国教材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也是最容易被教师遗忘的角落。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一部分内容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星期天、寒暑假,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学生写出了一些比较象样的学习报告、小论文等。

  为了不削弱这部分内容,我把这一研究思想方法运用到平时作业的布置上,例如:找出求定义域的不同题型并解答;

  1.职业创新教育。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与未来就业的可能性,从两个方面加强创新教育:一是以教学创新启发专业技术技能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教法创新、内容整合创新、教育技术创新与教育器材创新等,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具有切实的创新启发作用。如结合最新的技术技能发展前沿,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开展创新活动。二是以体育方式创新启发学习方法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对相关的体育项目与学生日常运用的体育方式做出创新,如技能整合、技术程序的改变与器材运用方法的改变等,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方法创新的启发,如见习性学习、模拟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等,让他们真正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具有切实作用的创新学习。

  2.职业审美教育。体育是创造美、表现美与传扬美的一种形式,高职体育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主力军,其职业道德美、职业理想美与职业过程美,是可以通过体育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得到全面开发和培养的。

  首先,加强过程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高职学生在结合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把对职业工作的想象融入进来,把运动的过程美转化为职业过程美,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努力奉献的态度去开展体育技术技能学习和日常训练,随着自己健康提升和体质的提高去享受更多的人生过程美。其次,加强欣赏美教育。由于体育项目具有力量美、速度美、造型美、姿态美与氛围美,无论是学习还训练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启发高职学生去发现专业技术美、技能美、工作过程美、职业环境美与工作关系和谐美,让学生从体育项目和学习中,预见和欣赏到未来的职业美,欣赏到更多的美。

  3.职业挫折教育。随着高职学生的年龄增长和学业毕业,他们的职业和人生会逐渐统一,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这与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的感受具有一致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挫折教育:一是坚韧精神教育。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和训练中,会造成各种身体负面感受让他们产生挫折感,如大负荷下运动造成的疲惫、胸闷、头晕、肌肉酸痛等,这与在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性劳累,以及其他问题造成的负面体验一样,会让学生产生挫折感。教师要使学生通过不断训练和身体机能优化,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成长,对未来产生积极的认识,对挫折的必然性、反复性与可战胜性,有清醒且理性的科学认识。二是拼搏精神教育。战胜挫折的办法是拼搏与智慧,体育学习和运动训练就是一个体育智慧运用和拼搏精神发挥的过程。

  1.职业健身方式教学渗透。开发和开展职业健身方式教学是把体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最佳路径之一。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展开方式:一是体育项目的正常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渗透。即根据体育项目的单项技能动作等,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和职业可能性,教师着重强调某一个技能对未来职业健身的重要作用,如作为主要的健身方式,或作为某种情况下的调节方式等。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渗透是点滴性的、断断续续的与非系统性的,但由于学生出于关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会呈现听者有心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开展专职的职业健身方式教学。既可以是专门的完整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专门的课堂环节教学,教师根据职业可能性,结合当前群众中体育爱好者和创新健身者的健身方式,开展专职的职业健身方式教学,让他们直接从运动中体验职业环境与培育健康的职业心理。

  2.职业病防治渗透。对高职学生加强职业病防治渗透是立足他们未来发展,直面工作、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与工作负面结果的理性思考。在高职学生未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前,开展相关的体育科学教育,对他们的健康、职业寿命与职业发展具有前瞻的教育预防作用。首先,开展职业病教育渗透是指体育教师从个人的职业敏感、职业病体育学研究,以及其他的相关研究或思考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专业,简单介绍或运用教学环节,各种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及其症状,让其从体育科学与生理学的视角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形成自己内在的体育学习动力,树立体育意识、职业病防治意识。其次,开展职业病预防与治疗性体育方式教育渗透。

  3.职业发展健康教育渗透。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的健康发展既有专业技术技能及其创新的支撑,更有健康身体的坚强支持,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新激情。首先,教师职业健康表率性教育渗透。

  高职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的工作努力、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师生关系、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以及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职业美享受与创造等,让高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及其健康状态,有较为全面且清晰的预见性,既要有美好的前景展望,也要预见工作中的各种遭遇和不幸,明白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付出努力都会获得理想的职业及持续健康。其次,教师职业发展健康榜样性教育渗透指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成长、教科研能力的发展与个人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让高职学生从教师的职业表现中挖掘与总结自己未来职业中需要的健康类型与健康精神等。尤其在教师的行为表率下,学生会找到自己职业的健康模式。

  1.培育职业意识。职业意识作为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的基础之一,对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发挥着稳定性、方向性与动力内源性的作用。反之,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健康成长对其职业意识会产生丰富、不断改进与与时俱进提升的作用。首先,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高职学生而言,未来的职业都是需要在团队的相互合作中实现各个岗位的优势互补。高职体育教学项目大多都是群体性体育项目,在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会在知识学习、技术技能学习和相互配合中,学会如何相互支持、理解、帮助与补位,以集体或单位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其次,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

  2.培育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宗旨,对高职学生未来的人生和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且持续的体育意识、个性化的体育能力与职业化的健身方式研发等,在高职学生的职业人生中,为其职业理想、个人人生理想和单位发展奠定最为健康的身体物质基础。首先,把健康体质与职业发展统一起来。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生力军,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个人及其团队的职业发展水平,体育意识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健康,还会对周围的同事产生影响,如一个具有良好体育习惯的人会在自己的社区、单位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带动他人积极参与,实现群体性的健康水平“水涨船高”。其次,把健康追求与职业理想统一起来。体育是一个科学的持续性过程,需要人们在不断坚持的情况下才能不断地获得。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非专业技术技能性的教育形式之一,需要高职体育教师积极从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健身方式、社会体育方式与职业环境健身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从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职业病预防和创新体质支持等方面入手,使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在高职学生的就业、择业与职业发展中更具强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1]周黎华.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全面探索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上,结合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特点,通过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就业性质,从多方面提升职高英语教育的整体需要,更好的服务职高英语教学的需要。

  1.兴趣学习的激活点。采用灵活多变的素质创新教育方式,尤其是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引导,从多方面强化学生的整体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能激发学生自我探求、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譬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讲解单词accompany时给出一组例句帮助学生区别词性和认识词义。①Li Xiaodong accompanied Lin Daiyu in burying flowers.②Lin Daiyu buried flowers without company.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让学生掌握生活化的英语学习,激活学习的浓厚兴趣。

  2.思维启智的活跃点。通过采用各种创新教学手段,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围绕学生整体思维的创新发展,采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在教学中将英语的语法、口语交际等运用到教学之中,作为开启学生整体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譬如,在教学quantity与quality这两个词的时候,由于词形易混淆,哪个字母数量多哪个就是“数量”,另一个字母少少而精求“质量”,可以采用层层引导的方式,巧妙联想单词拼写与词义的关联,独辟蹊径。还譬如,在公园park里听到“咝——”s的声音,原来有人在公园里点燃烟火燃放火花spark。通过学生思维的作用发挥,起到启智的效果。

  1.主题不够明确。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英语教学的主题把握不够,没有严谨的教学目标,造成主题教学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求知欲的脱节,教学课堂内与外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对主题英语的掌握。极少数学生连最基本的单词都不认识,语法更是一窍不通。至于听、说、读的能力也比较差。另一方面,有相当多的职高学生学习习惯差,自制力不强,个别同学有焦虑、急躁,甚至厌学情绪。

  2.阅读时间把握不够。职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往往是不够的,尤其是在阅读方面存在很大的知识误区,在整体功能的发挥上,不能适应个性阅读与课堂阅读的需要,尤其是丰富课外阅读方面,教师没有进行具体的阅读指导,学生对于课外读本比如一些相关的涉外报、杂志等,没有系统化的阅读模式,造成学生阅读仅仅停留在课堂书本、在单词量、语法等方面没有全面的积累,造成阅读理解的短板,不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提高。

  3.素质教育模式不健全。大多数职高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黑板—教材—录音机”为主,外语教学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教师的进修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教师没有系统地参加过职高教育方面基本理论的培训,对职业高中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清楚的认识,很难及时了解到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和新举措,也很难提高自身的外语教学理论水平,不利于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用活阅读训练方式。职高英语阅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因此,要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词汇、语法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尤其是通过学生不同层面的阅读,能更好的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一,强化阅读的知识面分析。教师在阅读训练的选材上,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将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人物、传记、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等进行详细的引导,从文章的中心思想着手,构建系统化的阅读知识体系。第二,采用灵活多变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采取有趣的活动开展,尤其是在学生的整体技能掌握上,教师通过灵活善变、丰富的方式,将不同文体的阅读展现出来,教师步步引导,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2.小组讨论的互动模式阅读。小组讨论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采用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英语的互动中形成全方位的知识掌握,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思维各异的学生结合到一起,通过比赛、互帮等形式,形成有趣的教学活动,并在小组讨论中形成对这知识的融会贯通,激活各自的思维,将知识尽量最大化。譬如,在讲解不同时态的语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语言氛围,并通过不同的造句练习,形成整体的知识跨越。例如,Tony was bitten by Yang Jians dog yesterday;Tony is seldom bitten by a dog;Will Tony be bitten again by Yang Jians dog in the future?对yesterday,seldom与in the future的三个不同时态的单词,进行小组讨论,分别掌握语法的具体运用。

  3.强化对知识点的引导。职高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运用,因此,要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手段,并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个性需求与知识点的整体需要相结合,强化对知识点的引导,采用步步引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的探求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需要,并突出对知识的整体掌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知识的整体效能。

  4.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思考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特点、身体表现、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之下,通过形象化的知识点运用,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到最大化,形成自我学习的目的。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更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将英语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结合社会需求的各大热点,细致深入的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职高英语教学是一项全面化的教学实施手段,通过对职高学生英语兴趣学习的引导,将素质教学创新活动运用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参与,形成学生知识面广,兴趣浓厚的良好学习环境。

  [1]唐蕊.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

  [2]徐艳.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2,(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亟须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加大了教育的投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中教育也取得巨大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

  高中化学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科目之一,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化学教学得好是国家化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投身化学事业的重要条件。但是,在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我国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虽然近些年国家和地方要求中小学要实行新课程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部分地区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教师负责教课,学生被动听课,依然是高中教学的常态。高中化学是门非常强调实践的课程,部分学校教师仍然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未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客观实际,主观决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兴趣,大量板书,课后又布置大量作业,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高中教学中存在不重视化学教育的情况,导致其教学时间相对不足。部分学校管理者认为化学相对于语文、数学和英语而言,其在高考分值相对较少,在思想上有所轻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足,与化学教育的内容相比,安排的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同时,当前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教材,新课程教材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改变了传统教材当中以教学知识为主的排版模式,大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实现生活与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化学教学中,往往会让教师和学生摸不着头脑,知识点过于零散,无法把握重点,导致他们力不从心。

  当前,部分学校高中化学教育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导致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缺乏相应实验,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十分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凸显了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学校学生人数比较多,但是教师又相对有限,导致每个班级往往人数较多;然而,学校没有足够大的实验室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同时做实验,加大了对实验室的管理难度,部分教师采取了口头讲解的方式来代替实验环节。同时,部分难度或者危险较大的实验,教师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往往自己示范演示,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

  当前,部分高中依然采取传统的形式,缺乏更新信息技术,脱离社会发展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普及,这在教学中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部分学校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采用最新技术,使得信息技术逐渐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但是,有些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方式,大量使用板书,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精力,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同时,部分偏远地区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自身的地位,认为自己多年的经验得出的方法和结果完全正确,按照自身的经验去讲授相关知识点,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性,忽视了具体情况的不同,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育作为一门十分强调实验的学科,往往注重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但是,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从教时间比较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过分依赖自身的经验进行教学;年轻教师充满活力,学历往往比较高,但是缺乏相应经验,需要多向老教师请教,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多交流,相互促进。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教师害怕别人学会自身的方法,往往藏着掖着,不愿意教给其他教师,忽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即使是学校组织了相应的研讨会,也往往流于形式,不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正是因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才会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高中教学过分强调升学率,许多教师包括化学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依据大纲要求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要改变这种教育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上充分组织和引导,针对化学问题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依据难度的不同对学生区别对待,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氧化氮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思考,从物质分类上思考二氧化氮属于哪种类型。还可以从原子结构角度来进行分析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角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恰当地创造新颖、真实、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深入其中,了解化学的奥秘。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在真实情境下,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其中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硝酸的强氧化性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硝酸、盐酸或者稀硫酸等都可以通过与许多金属进行反应,产生氢气,但是,为什么在我们制造氢气时,主要使用盐酸或者稀硫酸,而不用硝酸?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续性的提问,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在实际情境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自己去寻找相应答案,以此来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普及,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随之发生改变,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新化学教育教学方式。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高中化学教育的投入,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更新观念,改变对网络的认识,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相应培训,鼓励教师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展示相应化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鲜活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氢气的制取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解读。当学习原子电子排列时,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显示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来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讨论主题,并设置不同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安排相应人员回答问题,确保所有学生均能投入其中。同时,也可以将全班通过分成各个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既有成绩好的同学,也有成绩差的同学,针对不同小组设置不同的题目,鼓励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敢于提出疑问,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并给予相应奖励,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实验作为化学教育的灵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存在着浓厚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给予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提取氧气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知道氧气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等。在观察的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发生这些化学现象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对现行的化学实验装置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创新实验装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托自身的想法和思路,进行实验创新,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去参观企业工厂等,通过近距离观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我国高中化学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新化学教育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1]金水英.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3(8):165.

  创业教育是在结合特定的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其毕业后自主创业,实现大学生由被动就业向自我创业的转变。最终通过创业教育改变目前的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缓解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是否每个学生都适合、都有能力去自主创业?是否每个学生都会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呢?结合这一实际,以创业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实施四步分阶的培养模式。

  大一下学期对所有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熏陶,实现创业意识的普及。从学生知道有自主创业,到有创业的意识,再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再到积累创业的体验,再到实施自我创业,再到自我创业的成功,这是一条有意识、有计划的漫长的培养道路。可见,如果没有就业观念的改变,没有创业的意识,那么后面的都将成为泡影。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之一,更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将创业之“欲”植根于广大学生的心中,以改变我们传统的就业观念。这对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创业的成功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筹安排,各学院创业委员会具体负责,通过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实现。

  第一讲什么是创业教育,由学校的专职的创业教师来完成。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讲伟大的成功创业者,由学校的专职的创业教师来完成。搜集一些知名企业的老板成功创业的例子,像比尔·盖茨、俞敏洪等,丰富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第三讲身边成功的创业者——理科,第四讲身边成功的创业者——文科,这两讲由本学院专职创业教师结合中文专业的特点来完成,或外聘的中小型企业家等,来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这样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创业离自己并不遥远。

  由于专业的特点,理工科学生具备创业的技术,他们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创业;而我们普遍认为与理工科学生相比,中文专业学生没有相对较快的创造实际可显现的物质价值的技术,这使得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文科生没有创业可依据的技术,是不好自己创业的。其实针对于文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等的不同,我们认为创业可以分为技能型创业和策划管理型创业两类。理工科学生创业主要以技术取胜,多为技能型创业。中文学生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不足,但他们在人际交往、法律意识、计划策略、语言表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依据这个优势,再学习一些会计知识、市场营销等商务运营知识,中文专业的学生可进行策划管理型的创业,如开婚庆公司、家政公司、网络商店、品牌、广告公司、培训机构等。所以,在感受身边的成功创业者的时候最好设为两次讲座,在选聘讲座老师的时候,最好要考虑到文理兼顾。这可以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明白一点,那就是虽然我们中文专业的特点使得我们没有所谓的技术,但我们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成功创业。从而增强中文专业学生日后自主创业的信心。

  在大二这一学年内,通过第一阶段对中文专业大一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的全面普及后,让学生做一份职业规划。通过这份职业规划筛选出所有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并将它们组建成一或两个课外创业班,进行本阶段的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教育。

  本阶段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商学院创业委员会协同本院创业委员会共同负责,通过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和虚拟实训方式来实现。围绕创办企业的过程,开设相关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创业法律、创业风险、市场营销、创业机会的识别、企业注册、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融通等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商务运营的能力。其中经济管理类的课程由商学院的院级创业委员会统一负责安排及教学,其他课程由本学院创业委员会负责安排。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讲授,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堂上多采用案例分析法,突出这些科目的实用性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还缺乏权威的创业教育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环节等。在课程的开设上,要能体现该课程在创办企业过程中的实用性,还要结合本学校的师资水平、专业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来统筹安排。如上相关课程要在学生本专业的各科学习时间之外开设,这需要学校在排课时就要先考虑到大二创业班这一特殊性来统筹安排。

  虚拟实训,即角色代入虚拟法,是一种思想上的模拟创业法。就是将学生代入到某个真实的创业案例中去,假想自己是那个创业者,当遇到某一困难时,会怎样去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态度和做法给出客观的意见、评价和指导。跟着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将学生逐一代入到创业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难题、每一次抉择、每一次挫折和打击,让学生在思想模拟的过程中,积累创业感受和经验。这一实训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风险压力;比起真实的创业实训,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多种不同类型创业的过程;可以碰到创业过程中各种的困难和压力,这是在真实的创业实训中所不能具有的。最重要的是创业案例这一教育资源多种多样,用之不竭,而且每个案例在不同的年级可以重复使用。

  让学生知道创办一个企业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哪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日后在创业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能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或求助的方向。这两点是本阶段创业教育所要实现的目的。当然能记住各课程的理论知识最好。但是要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上,那么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创业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更不能取代专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是不会有成效的。创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是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所学专业知识来创业,我们不能违背了实施创业教育的初衷。

  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暑假里,寻找一个项目或产业,写一份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书要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团队建设、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内容。[1]一方面,通过这份创业计划书,学生可将第二阶段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这份可行性分析报告,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第二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再一方面,通过这份计划书,可以挑选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项目,进行第三阶段的真实的创业实训,挑选出一些具有较高创业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组建成一个中文专业创业实训小组,进行第三阶段的创业能力和经验的培养教育。第三阶段的创业教育尽量要在大三这一学年内完成。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允许学生休学一到两年去完成这个阶段的创业教育。但整个阶段的创业教育,就算是休学期间,也必须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和掌控之内完成,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

  本阶段创业教育主要由学校整体负责,通过实训的方式来实现。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要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一负责领导,最好由校级主要领导统一负责。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宏观掌控和调控学校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便于有效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计划;也便得到社会各界对学生创业的帮助;更便于将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的实训体验或进行真实的创业。本阶段的创业教育,可以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由学校将来自各个学院专业的创业实训小组,根据创业项目的不同,有机整合成几个校级创业团队,做到文理融合,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扬长避短,在创业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根据创业团队学生的兴趣、能力,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程度,创业所需资金设备等,可有如下具体的实训方式。

  1.去相关企业实习。由学校联系,派创业团队到创业项目相关企业去实习,熟悉该项目企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大学生长期待在校园里,尽管激情无限,冲劲儿十足,但对于社会和人生都经验不足,受挫能力相对较低;再有受知识、经验、资金等的限制,以及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创业风险缺乏准确的评估,等等,都使得大学生眼高手低,在创业的路途中困难重重,深切感受到理想的美丽、现实的残酷。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年左右,而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从来没有超过5%。[2]大学生直接创业凶多吉少,创业的第一步如果失败,辛苦筹措的资金可能血本无归,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整个人生将一蹶不振,阴云笼罩。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好是到相关实体企业去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后再创业也不迟。而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鉴于这一点,第三阶段的创业学生可以去与自己创业项目相关的企业实习。

  2.与相关企业联办项目。对于所需资金较多、设备较高、可行性较高的中欧体育官方网站创业项目,可以由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办该项目。所谓联办,就是把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实施设想等交予企业,创业团队人员与该企业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为整个项目的实施提供计划策略、技术等,企业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选用创业团队的意见。而创业团队的食宿问题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解决。原则上,校企联办项目,学校和企业不应存在经济利益关系。这一实训方式,就是让学生有亲身创业的感觉,但又没有经济上的风险。

  3.试办公司。对于所需资金较少,设备要求不是很高,可行性较高的创业项目,创业团队可以在学校的统筹领导下,自己试办公司。在校学生试办公司,资金来源有三:可以以学校创业团队的名义求得社会资助;如果有条件,学校也可以适当资助;创业团队的人员也可以自筹一些。在试办公司前,学校要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和权威人士帮助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评估风险。要防范过度风险,避免超出学生的心理极限。保障这一途径的有效实施,学校最好能建立一个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减少创业资金的投入量。同时,学校可将校内的部分市场对学生开放,如校内的餐饮、维修、保安、绿化、办公用品的采购等,让学生在校内创业,试办公司。这样做,学校损失的可能只是一部分经济利益,但获得的是对学生创业激情的激励和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3]

  在第三阶段的创业教育中,无论采用哪种实训方式,学校都要全程给予知识、技术、策略、法律、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可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控。这样会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进而增强创业教育的效果。

  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在学生毕业离校后的若干年内完成。由校创业委员会对所有有创业意识和行为的该校毕业生进行知识、技术、心理、政策、项目论证等的后续支持。本阶段创业教育以专家咨询的方式来实现。

  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4],并不以培养出“学生老板”为目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潜在的创业者。当时机成熟,潜在的创业者转变成真正的创业者,从而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一般来说,学生实际的创业行为可能发在毕业之后的若干年内。但创业教育并不排斥培养出“学生老板”。“学生老板”的出现,也是创业教育的成效之一。而且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更易掌握和调控,便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在指导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老师也有了创业体验和经历,这些对创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事实上,即使有学校的培育和支持,但在大学期间就能成功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学生,绝大多数的创业行为都是发生在毕业后。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创业的想法,但是毕业工作几年后可能去创业,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也要对其进行后续的指导和支持。我们认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专业教育只对在校在读学生,学生毕业了,这种教育关系也就结束了,而创业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教育关系要持续到毕业后的若干年。只要是该校毕业生有创业的需要,学校就应该自动延续这种教育关系。这才是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实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各阶段的培养对象分别是:全体学生有创业意识的全体学生有较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少数学生全体有创业行为的毕业生。从第一阶段的培养对象来看,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实现了创业意识的普及;第二阶段避免了浪费老师、学生的时间及精力,提高了师资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节约了教育成本,同时也做到了较具普及性的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第三阶段不仅避免了各方面时间、精力、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创业教育更具针对性,更能高效地使用各种教育资源,增强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第四阶段确保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完整性,真正将创业教育落到了实处。研究并完善中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教育培养的模式、方法,考核评价制度,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在实处,这是学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论述了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方法,其他问题待他文论述。

  [1]王福英,林艳新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2(03):124.

  [2]杨治平,刘分龙.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06(12):31.

  [3]金小东,刘曙刚,魏东.关于校内市场向大学生创业适度开放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67-77.

热线电话:400-388-3624
电子邮箱:admin@youweb.com
Q Q:9164338265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48号
备案号:黔ICP备18011890号-7
中欧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入口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2-2017 中欧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